水调歌头 戊子季秋白鹿洞书院感怀(2008.10.18)

蛩泣藓阶底,月堕涧流中。
一襟灵气凝露,衰鬓拂霜风。
唤取呦呦神鹿,倚遍森森古木,桥影枕飞虹。
漱石齿清冷,魂与昔贤通。
书声寂,文脉断,桂香浓。
紫阳何在,峭崖都被碧云封。
我欲寻幽探胜,谁共穿岩凿径,梦醒独支筇。
回首江天阔,孤鹤破冥蒙。

现代解析

这是一首描绘白鹿洞书院景色的抒情诗,充满了怀旧感怀之情。让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。

首先,诗人通过对书院环境的描绘,展现了一个静谧、深邃的夜晚场景。蛩虫在台阶下呜咽作响,月亮在溪涧中坠落。这种环境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,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。接着,诗人用一襟灵气凝露来形容自己的感受,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灵气的深深感受。他的头发已经衰鬓斑白,但这并不妨碍他沉浸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。

然后,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,描绘了白鹿洞书院的独特景色。他呼唤神鹿,倚靠古树,看到桥上的飞虹,听到水击石头的清冷声音。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,使诗人的灵魂与古时的贤者相通。这里,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

接下来,诗人感叹书声的沉寂和文脉的断裂,尽管桂花香依旧浓烈。他询问紫阳先生(可能是指理学家朱熹)在哪里,看到陡峭的山崖都被绿色的云彩所遮蔽。这里,诗人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失落和寻找的心情。他想要探寻幽胜之处,但无人相伴,只能独自穿岩凿径。这种孤独和寻找的感觉在诗中表露无遗。

最后,诗人回首江天,看到一片开阔的景象,有一只孤独的鹤冲破冥蒙。这里,鹤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。尽管环境艰难,但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追求,冲破困境,向前看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白鹿洞书院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失落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和追求的坚持。这首诗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感情的语言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