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五 岳坟醉酒(乙亥(清光绪元年,一八七五年,三十二岁))
酌酒坐茅檐,檐短酒气吐。
高树蔽目前,全湖茫无睹。
结邻野人家,听我谈肺腑。
肺腑无可陈,岳坟一抔土。
洒酒不尽欢,拔剑思张弩。
铁人知不知,墓门寒千古。
高树蔽目前,全湖茫无睹。
结邻野人家,听我谈肺腑。
肺腑无可陈,岳坟一抔土。
洒酒不尽欢,拔剑思张弩。
铁人知不知,墓门寒千古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秋日傍晚在西湖边喝酒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豪迈又带着悲凉。
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:诗人坐在茅草屋檐下喝酒,屋檐很短(说明房子简陋),酒气都飘到外面。眼前被大树挡住,连整个西湖都看不见。这里用简单的景物描写,营造出一种压抑封闭的氛围。
中间四句写人情:邻居是朴实的乡下人,愿意听诗人说心里话。但诗人觉得心里话没什么好说的,因为眼前只有岳飞的坟墓("一抔土"指坟墓)。这里用"肺腑"和"土"的对比,突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。
最后四句情绪爆发:酒越喝越不痛快,诗人激动得想拔剑张弩(这里用动作描写表现愤懑)。他对着岳坟的铁铸人像(指墓前石像)发问:你们知道吗?这墓门已经冷清千年了!结尾用"寒千古"三个字,把个人感慨升华到历史沧桑感。
全诗妙在:
1. 从喝酒的小场景,联想到民族英雄岳飞,小中见大
2. 语言直白但有力,比如"拔剑思张弩"的动感
3. 最后对铁人发问,既幽默又沉重,体现读书人的家国情怀
诗人表面写醉酒,实际是借酒抒发对英雄逝去、时局不振的悲愤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