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未闰四月即事 其三
相马须相骨,探水须探源。君如识此理,知人若神仙。
可以千岁下,坐照万古前。有时阴求人,得意初无言。
如闻失一士,每食不下咽。人才何其鲜,求一于百千。
岂独今世欤,自古皆已然。我欲授此法,其谁可与传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如何识别和珍惜人才,道理简单却深刻。
开头用两个生活常识打比方:相马要看骨架(好马要有好体格),探水要找源头(水质好坏看发源地)。诗人说,只要明白这个道理,你识人就能像神仙一样准,甚至能看透古今。这里强调观察事物要抓住本质,看人要看内在潜质。
中间部分讲真正重视人才的表现:真正爱才的人会默默寻访人才,找到后反而不会张扬;听说失去一个人才,会难过得吃不下饭。诗人感叹人才稀少,千里挑一,而且从古至今都是如此。这里用"吃不下饭"这种生活细节,生动表现了惜才之心的真切。
最后诗人想传授这套识人方法,却感叹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继承。这种无奈恰恰呼应了前文"人才难得"的主题,形成巧妙闭环。
全诗用日常比喻讲大道理,把抽象的"识人之术"说得生动具体。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对人才的珍视——不是功利性的利用,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惜,这种态度在今天依然值得学习。
张九成
(1092—1159)杭州钱塘人,字子韶,号横浦居士,又号无垢居士。少游京师,从学于杨时。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。历著作郎及礼部、刑部侍郎等职。因与秦桧不和,被谪南安军十四年。桧死,起知温州。研思经学,多有训解。卒谥文忠。有《横浦集》、《孟子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