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枝插在古铜瓶中的玉簪花,通过花的形象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。
前四句写花:在夏日酷暑中("畏景"指烈日),其他花都凋谢了,只有这枝玉簪花("仙葩")依然亭亭玉立。它像刚沐浴过的美人,在清秋中显得格外柔美。"冰姿"既形容花色洁白如冰,也暗示其高洁品格。
中间四句用拟人手法:诗人恍惚觉得这花像是昨夜梦中见过的女子,发髻("风鬟")上插着玉簪("玉搔头")。谁说闺房中的女子就没有山林隐士般的高远情怀呢?这里把花比作既有美貌又有高洁情操的女子。
后四句转入抒情:碧绿的席子旁放着古铜花瓶,满室花香。诗人睹物思人,只能独自吟诗,对远方的思念绵长无尽。"悠悠"二字既写思绪之悠长,也透露出淡淡的惆怅。
全诗妙在"借花写人":表面咏花,实则通过玉簪花的形象,既展现了诗人自己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("高情渺林丘"),又委婉表达了孤独怀人的情感。诗中"冰姿""娟娟"等词清丽脱俗,与玉簪花素雅的特质完美契合,而结尾的"远思"又给这份清雅添上了人情味,读来清新而不失深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