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走马引》用骏马比喻人才,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才华横溢者面临的现实困境。
开篇用"龙为友""金作羁"形容骏马(人才)的高贵不凡,就像佩戴着黄金马具的神驹。接着描写骏马在繁华都城(宛、洛)自由奔驰的英姿,时而缓行时而疾驰,转眼就能跑出千里,快得连光影都追不上——这里暗喻人才能力出众,做事效率极高。
但笔锋一转,提到"九方""薛公"两位古代相马专家,暗示当今没有伯乐能识别这样的良驹。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:骑马人收起缰绳决定回家,原因是"害怕路边的小孩"。这里的"路傍儿"可以理解为世俗中那些不懂装懂、喜欢指手画脚的人,他们可能会对骏马(人才)妄加评论甚至暗中使绊。
全诗通过骏马的遭遇,道出了古代(也是现代)社会中一个永恒命题: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理解,反而要面对庸人的非议和阻碍。作者用骑马人"畏路傍儿"的选择,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,也暗含了对世俗眼光的讽刺。这种怀才不遇的感慨,至今仍能引发许多人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