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、隐居山林的文人形象,展现了他自在洒脱的生活状态和高雅的精神追求。
首联"先生懒逐世浮沈,高卧吴山万玉林"直接点明主人公的性格特点——不愿随波逐流,选择在种满梅花的山林中隐居。"万玉林"用白玉比喻梅花,既写出梅林之美,也暗示主人公品格高洁。
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生活场景展现隐居之乐:"醉赏风霜摇落景"写他饮酒赏梅,看尽四季变换;"静窥天地发生心"表现他在静观自然中领悟生命真谛。"影横疏箔诗先就"描写梅影映窗时诗兴大发,"香扑晴窗帖漫临"写梅香入窗时临帖习字的雅趣,四句生动勾勒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人形象。
尾联"我欲放舟乘好兴,老逋仙迹拟同寻"是诗人自己的感慨,表示想效仿主人公(以及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林逋)的生活方式,乘船寻访隐逸之地,表达了向往自由、追慕高洁的情感。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梅花、饮酒、写诗、临帖等典型意象,成功塑造了一个淡泊名利、亲近自然的隐士形象,传递出对闲适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。诗中"醉赏""静窥"等动态描写,使超脱尘世的隐居生活显得生动有趣,而非枯燥乏味。
张弼
(1425—1487)明松江府华亭人,字汝弼,号东海。成化二年进士。久任兵部郎,议论无所顾忌。出为南安知府,律己爱物,大得民和。少善草书,工诗文,自言吾书不如诗,诗不如文。有《鹤城稿》、《东海稿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