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《倦学》表达了作者对枯燥学问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春光的向往,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内心的矛盾。
前两句用"乐广亡来水镜稀"(乐广死后,能分辨美丑的镜子少了)和"宓妃嫫母混妍媸"(美女和丑女都分不清了)的典故,暗指当下缺乏能辨别真知的人才,真假学问混杂难辨。
中间四句是作者的自嘲:与其像病弱的豹子躲在雾里硬撑,不如放弃像汉代人那样在窗前苦读寻访"碧鸡"的虚名;埋头在故纸堆里自讨苦吃,就算像车胤囊萤、孙康映雪那样刻苦,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?
最后两句是转折:窗外春光明媚,不如关上书斋,随心所欲地去享受大自然。这里"芳如昼"的春色与昏暗的书斋形成鲜明对比,表达了要从死读书中解脱、拥抱鲜活生活的渴望。
全诗通过"雾豹""碧鸡""萤雪"等典故的化用,把读书人的困顿写得生动有趣,最后用明媚春色作结,传递出"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"的豁达智慧。
刘兼
刘兼,[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](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)字不详,长安人,官荣州刺史。兼著有诗一卷,(《全唐诗》)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