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戌元旦(庚戌(宣统二年、一九一0))
绾符一再再而三(余奉檄任三水已三度矣),薄德无功祗负惭!
六事本廉皆应分,九年立宪岂虚谈!
乍除旧腊鸿钧转,忽报新军蚁斗酣⑴。
兵气似随春气发,岭南闻道又江南(初二日,江南新军亦闹事)!
六事本廉皆应分,九年立宪岂虚谈!
乍除旧腊鸿钧转,忽报新军蚁斗酣⑴。
兵气似随春气发,岭南闻道又江南(初二日,江南新军亦闹事)!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清朝末年一位官员在元旦时写下的感慨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自嘲。
开头两句"绾符一再再而三"说自己已经第三次被派去三水当官了,但觉得自己能力有限,无功受禄很惭愧。这里用"绾符"比喻当官,就像系上官印的带子一样。
中间四句提到为官清廉是本分,朝廷说要搞九年立宪(政治改革),但感觉只是空谈。这里"六事本廉"指古代考核官员的六条标准,强调清廉是基本要求。
后四句写过年时突然听说新军(新式军队)发生冲突,从岭南(广东)到江南(江苏)都有兵变。诗人用"鸿钧转"形容岁月更替,"蚁斗"比喻军队内斗像蚂蚁打架,既形象又暗含讽刺。
全诗通过对比喜庆的元旦和动荡的时局,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改革无力的失望,以及对国家动荡的担忧。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,既有个人仕途的无奈,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展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复杂心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