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 故宫

数前朝、江山几姓,兴亡千载何速。
只余万瓦琉璃殿,结束帝王残局。
人寂寞。
任门掩金环,风雨花开落。
沈沈哀乐。
想玉玺晨传,漆车夜出,都付梦华录。
重举目。
换了嬉春绣毂。
黍离谁问社屋。
上阳宫女低鬟诉,亲见棋枰翻覆。
珠泪掬。
叹老大无归,冷溅湘娥竹。
芒鞋踯躅。
傍烟柳龙池,一枝折取,犹作旧时绿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摸鱼儿·故宫》通过描写故宫的今昔对比,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。全词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一、时空的强烈反差 上阕用"数前朝"开篇,像拉开历史长卷:琉璃瓦的宫殿依然闪耀,但改朝换代如走马灯般快速。故宫从帝王权力的中心变成了"结束残局"的见证者,紧闭的宫门、自开自落的花,都在诉说繁华落幕后的冷清。最妙的是"漆车夜出"(帝王逃难的马车)的想象,把历史变故浓缩成一个梦境般的画面。

二、今昔对比的细节 下阕镜头转向现实:曾经庄严肃穆的宫门,如今游人如织("嬉春绣毂"指装饰华丽的游览车);无人再关心象征国家祭祀的"社屋"(社稷坛)。通过"上阳宫女"(借指老宫人)的视角,用"棋枰翻覆"比喻政权更迭像下棋翻盘一样突然,白发宫女擦拭的泪珠,既是个人飘零之泪,也暗含王朝倾覆之泪。

三、物是人非的永恒感 结尾处词人穿着草鞋徘徊在龙池边,折下一枝柳条——这个动作极具象征性:柳枝依旧嫩绿如初,仿佛时间从未流逝,但手持柳条的人早已不是当年的帝王将相。这种"物是人非"的怅惘,让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。

全词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通过"琉璃殿与草鞋"、"漆车与绣毂"、"玉玺与柳枝"这些意象的碰撞,让读者自己体会:再辉煌的权力终将化为尘土,唯有自然草木岁岁常新。这种对历史规律的朴素认知,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