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一位名叫孔周翰的长辈而作,情感真挚动人。
开头两句"邂逅湓江口,方知叔父亲"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遗憾的故事:作者直到在湓江口偶然相遇,才知道这位长辈原来是自己的叔父。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:一是两人原本并不熟悉,二是这次相遇让作者认清了血缘关系。
中间四句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。"荣华才一梦"说富贵荣华就像一场短暂的梦;"奄忽几千春"用夸张的手法说生命消逝之快,仿佛几千年光阴一瞬而过。"白玉沾何晚"比喻叔父的高洁品德像白玉一样纯净,可惜认识得太晚;"精金缎愈真"说叔父的真挚品格像纯金一样越锤炼越显珍贵。
最后两句直抒胸臆:"耆年所宜得"说本该安享晚年,"天苦夺斯人"却痛苦地感叹老天为何要夺走这样一位好人。全诗通过朴素的语言、贴切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突然离世的长辈的深切哀思,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。
孔武仲
(1041—1097)宋临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哲宗元祐初,历秘书省正字、集贤校理、国子司业。四年,为著作郎,论科举之弊,诋王安石《三经新义》,请复诗赋取士,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。拜中书舍人,直学士院。八年,擢给事中,迁礼部侍郎,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居池州卒。与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,时号三孔。有《诗书论语说》、《金华讲义》、《芍药谱》、《内外制》、《杂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编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