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上谷歌》其五写得非常接地气,用最平常的景物说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。
前两句写塞外河流的奇特景象:河水从塞外奔涌进关内,本该是汹涌的大河,却变成了弯弯曲曲的山间小溪。这里用"一般"(照样)这个词很妙,明明水流环境变了,河流却保持着原来的弯曲习性,暗示有些东西很难改变。
后两句突然转到一个有趣的细节:这么浑浊的河水里居然没有鱼鳖生存,原来每石水中竟含有五斗泥沙!这里用"不知何事"装糊涂,其实答案就在下一句——泥沙太多根本不适合生物存活。诗人表面上在说河水浑浊,实际上可能在暗讽当时社会环境污浊,正直的人难以立足。
全诗最厉害的是用"五斗泥"这个具体数字,把抽象的"浑浊"变得可感可知。就像我们现在说"PM2.5爆表"一样形象。袁宏道说"寻常语俱妙",就是指这种用家常话写出深意的本领,就像用"今天河水真浑"这样的大白话,说出了"这世道让人活不下去"的沉重话题。
徐渭
徐渭(1521—1593),汉族,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天池山人,或署田水月、田丹水,青藤老人、青藤道人、青藤居士、天池渔隐、金垒、金回山人、山阴布衣、白鹇山人、鹅鼻山侬等别号。中国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、军事家。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,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,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