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象环生的江上航行图,暗含对人生抉择的深刻思考。
开篇用"铁色矶"(黑褐色礁石)和"束湍"(被束缚的急流)营造压抑感,就像人陷入两难困境——往前是暗藏杀机的漩涡("祸机"),退后是随波逐流的危险。第三四句用"与齐俱入"(跟着漩涡下沉)和"乘流而下"(顺水漂流)两个对比画面,说破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很危险。
第五六句突然跳出具体场景,发出灵魂拷问:为什么江河(喻指世道)变得如此凶险?天地本有好生之德,为何会出现这种绝境?这里把自然险滩升华成对人性社会的质问。
结尾更巧妙:用"朝歌胜母"(商纣王建的忌讳地名)的典故,暗示有些危险是人为制造的。最后"覆醢航秭归"(船翻人亡回故乡)的惨烈画面,既可能是真实航行结局,更隐喻在险恶世道中坚守本心的代价——就像屈原投江明志,宁可毁灭也不妥协。
全诗就像个惊险寓言,表面写行船遇险,实则探讨人生困境中的选择。礁石急流象征现实压力,而诗人的连续发问,引导我们思考:当进退都是死路,是该苟且偷生,还是用毁灭守护尊严?这种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,正是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范成大
范成大(1126-1193),字致能,号称石湖居士。汉族,平江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南宋诗人。谥文穆。从江西派入手,后学习中、晚唐诗,继承了白居易、王建、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,终于自成一家。风格平易浅显、清新妩媚。诗题材广泛,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。他与杨万里、陆游、尤袤合称南宋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