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钱百泉杂感 其二

沸天歌吹古芜城,淮海波涛自不平。
手指秋云向君说,可怜薄不似人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,展现了人世间的冷暖无常。

前两句描写热闹与动荡的对比:繁华的扬州城歌舞喧天,而附近的淮海却波涛汹涌,暗指表面繁华下暗流涌动。就像生活中,有人纸醉金迷,有人却挣扎求生。

后两句用秋云比喻人情:诗人指着天上轻薄的秋云对朋友说,你看这云多么淡薄,可现实中人情的淡薄更让人心寒。就像现在的"塑料友情",表面热情,实则经不起考验。

全诗的精妙在于: 1. 用具体景物(歌吹、波涛、秋云)比喻抽象的人情世故 2. "可怜"二字道尽无奈,像现代人感叹"人心不古" 3.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情的自然过渡,像一部微型纪录片,先拍外景再转内心独白

这种对世态炎凉的感慨,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,就像我们看透某些社交场合的虚情假意时的唏嘘。

黄景仁
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