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对恋人被山水阻隔的相思之苦,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。
前两句"君居北井妾南沱,对面相看隔路多"像在说大白话:你住北边的水井旁,我住南边的河岸上,明明能望见对方,却被弯弯曲曲的山路隔开。这种"看得见却够不着"的无奈,就像现在异地恋情侣视频通话时的感受。
后两句突然变得浪漫起来:多想乘着打渔的小船穿过湍急的峡谷,或者跟着飞鸟的翅膀越过倾斜的波浪去找你。这里的"渔舟过急峡"和"乌翼上斜波"用日常可见的景象,把思念化作具体行动——哪怕路途危险也要奔赴爱人身边。
全诗妙在把地理阻隔变成爱情试金石,用"水路弯弯"比喻相爱不易,用"乘船追鸟"表达为爱勇敢。就像现代人常说"所爱隔山海,山海皆可平",古人早已用渔舟和飞鸟写出了同样的决心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正是古诗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曹学佺
(1573—1646)明福建侯官人,字能始,号石仓。万历二十三年进士。授户部主事。累迁至广西右参议。天启间,梃击狱兴,学佺所著《野史纪略》直书本末,六年,以私撰野史,淆乱国章罪,被削职为民。崇祯初,起广西副使,力辞不就。家居二十年,潜心著书。南明隆武帝立,乃破家起义,官至礼部尚书。清兵入闽,入山自缢死。有《石仓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