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
居庸昔日逢端午,子规声声劝归去。旧岁滦阳万寿宫,九节菖蒲泛琼醑。
今年车中饱掀簸,盲风北来雨如注。沙坡马鬣高下迎,土屋鱼鳞先后附。
旧家松篁百寻碧,薝卜花前石榴树。停车俯首不得语,邻墙箫声杂驼鼓。
劳生得意同蜗牛,旧历却行等蝇虎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端午节这天,坐在马车里赶路时的所见所感。全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端午节,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。
开头四句回忆过去: 以前在居庸关过端午,能听到杜鹃鸟叫(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像"不如归去")。去年在滦阳的万寿宫过节,用九节菖蒲泡美酒,过得很惬意。
中间六句写现在: 今年却在颠簸的马车上过节,顶着狂风暴雨赶路。沿途看见沙丘像马鬃一样起伏,简陋的土屋像鱼鳞般排列。经过老家时,看见熟悉的松竹依然青翠,石榴花开在栀子花前,想停车看看却说不出话,只听见隔壁传来箫声和驼铃声。
最后两句感慨: 人生就像蜗牛一样辛苦爬行,时光却像蝇虎(一种跳蛛)般快速溜走。表达了人在旅途的疲惫和对时光飞逝的无奈。
全诗妙在: 1. 用"马鬣""鱼鳞"比喻沿途风景,形象生动 2. "停车俯首不得语"传神地写出近乡情怯 3. 结尾两个比喻,把人生的矛盾感说得透彻 4. 通过节日对比,突出漂泊在外的孤独感
就像现代人春节赶火车回家,看着窗外风景,想起往年团圆的热闹,难免会触景生情。诗人用质朴的语言,把这种人人都有的感受写得格外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