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

南冠犹有旧风流,说看舒州处处幽。最喜园林动花竹,不妨城郭带林丘。

一樽浊酒青山暮,三径晚香黄菊秋。未识孤高金处士,杖藜应许约同游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图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"南冠犹有旧风流,说看舒州处处幽"是说诗人虽然戴着南方人的帽子(暗示身份),但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洒脱风度。他谈论起舒州(今安徽安庆一带)时,觉得那里处处都是幽静美好的景致。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舒州风光的喜爱。

颔联"最喜园林动花竹,不妨城郭带林丘"具体描写了喜欢的景致:最让人欣喜的是园林中随风摇曳的花草竹林,而城市周围环绕着山林也不觉得违和。这两句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画面。

颈联"一樽浊酒青山暮,三径晚香黄菊秋"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场景:傍晚时分,对着青山饮一杯浊酒;在种满菊花的小路上,秋日里飘来阵阵花香。这里通过酒、山、菊等意象,营造出闲适淡雅的意境。

尾联"未识孤高金处士,杖藜应许约同游"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金处士的仰慕:虽然还不认识这位孤高清雅的金处士,但想来他应该会允许我拄着藜杖与他一同游玩。这反映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自然之乐的心情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对园林、山水、饮酒、赏菊等生活场景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。诗中"浊酒"、"黄菊"、"杖藜"等意象都富有隐逸色彩,整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意境。

萨都剌

萨都剌(约1272—1355)元代诗人、画家、书法家。字天锡,号直斋。回族(一说蒙古族)。其先世为西域人,出生于雁门(今山西代县),泰定四年进士。授应奉翰林文字,擢南台御史,以弹劾权贵,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,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,左迁淮西北道经历,晚年居杭州。萨都剌善绘画,精书法,尤善楷书。有虎卧龙跳之才,人称燕门才子。他的文学创作,以诗歌为主,诗词内容,以游山玩水、归隐赋闲、慕仙礼佛、酬酢应答之类为多,思想价值不高。萨都剌还留有《严陵钓台图》和《梅雀》等画,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