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江花月夜的繁华景象,充满了欢乐和浪漫的氛围。
前两句写的是一个月圆之夜("三五夜"即农历十五),月光如麝香般浓郁,美人("玉人")们划着船桨,仿佛仙女下凡。这里用"灵娥"比喻划船的女子,营造出梦幻般的美感。
接下来两句提到宫廷新创作的乐曲("内家近制"),乐师们演奏着新谱写的歌曲("乐府新谐")。这里暗示这是一个皇家或贵族举办的盛大宴会。
五六句描写了宴会的奢华场面:花香飘满十里,直达华丽的宫殿;万盏灯火照亮春江,形成璀璨的夜景。这两句对仗工整,通过"十里"对"万枝","花香"对"灯焰",展现出宏大的空间感和绚丽的视觉效果。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:这样的美景和欢乐,连神仙都会羡慕("不关仙客饶芳思"),让人只嫌白天太短、欢乐时光过得太快("昼短欢长奈乐何")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。
整首诗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个极尽奢华的春江夜宴,通过对月光、美人、音乐、花香、灯火的描写,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,展现了唐代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,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。
唐寅
唐寅(1470—1523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汉族,南直隶苏州吴县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。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,诗文擅名,与祝允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江南四大才子(吴门四才子)”,画名更著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