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刘元因赠王幼安
真人拱南向,群⑴英纷玉除。
趯趯动环海,夙怀思远摅。
争弹冠上尘,丘壑空故居。
之子建安裔,少长惟诗书。
每笑靖节君,归来但巾车。
拟倍万乘器,璨璨雕璠玙。
终然怒剑横,锐气埋忧虞。
须知梦镜中,所适难一如。
倘不达本原,触事成自诬。
试焚定慧香,矫首瞻六铢。
于此发深省,鼓瑟犹吹竽。
趯趯动环海,夙怀思远摅。
争弹冠上尘,丘壑空故居。
之子建安裔,少长惟诗书。
每笑靖节君,归来但巾车。
拟倍万乘器,璨璨雕璠玙。
终然怒剑横,锐气埋忧虞。
须知梦镜中,所适难一如。
倘不达本原,触事成自诬。
试焚定慧香,矫首瞻六铢。
于此发深省,鼓瑟犹吹竽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王幼安的赠诗,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。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:
1. 开篇的宏大场景(前六句) 用"真人南向""群英玉除"描绘了一个庄重的朝廷场景,暗指世俗功名的追求。但"趯趯动环海"(像兔子般躁动)和"争弹冠上尘"(忙着拍马屁)这些描写,其实是在讽刺官场浮躁。说这些人虽然占据高位,却让真正的山水田园(丘壑)荒废了。
2. 称赞王幼安(中间六句) 夸王幼安出身书香门第(建安裔),从小读诗书。用陶渊明(靖节君)对比,说王幼安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归隐(笑他只会坐车回乡),而是像美玉(璠玙)一样有才华,本可成为国之重器(万乘器)。但现实却让他像宝剑被雪藏,锐气被忧愁埋没。
3. 人生哲理(后八句) 用"梦镜"比喻人生虚幻,说如果看不清本质(本原),所有努力都可能适得其反(自诬)。建议点燃"定慧香"(佛教用语,指静心思考),仰望"六铢衣"(天神的轻衣,象征超脱)。最后用"鼓瑟吹竽"的典故,暗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不要盲目跟风。
核心思想: 通过王幼安的故事,探讨"入世"与"出世"的矛盾。既肯定积极作为的价值,又提醒要在浮躁中保持清醒。诗中"梦镜""本原"等说法,其实是在说:人生选择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要认清自己内心,不被外界干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