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悠然自得的山居生活,用日常小事展现了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。
前两句"月来佐酒如随牒,花自从诗各寄名"写得很有趣:月亮来陪我喝酒,就像拿着请帖准时赴约的客人;花儿因为被我写进诗里,每朵都有了专属的名字。这里把自然景物拟人化,月亮成了酒友,花儿成了诗友,表现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。
后两句"尽把烟霞归节制,闲中排日听泉声"更显洒脱:我把云雾彩霞都管束起来(其实是说整天欣赏美景),每天悠闲地听着泉水声安排生活。"节制"这个词用得巧妙,明明是自己在享受美景,却说成是在管理自然风光,透着一股幽默感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完全放松的生活状态: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,与月对饮、为花取名、听泉度日,这些简单小事就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。诗人用轻松的语气告诉我们:真正的幸福,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日常里。
白玉蟾
白玉蟾(1134~1229),南宋时人,祖籍福建闽清,生于海南琼州,内丹理论家。南宗的实际创立者,创始金丹派南宗,金丹派南五祖之一。生卒年待考,原名葛长庚,本姓葛,名长庚。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,海南道人,琼山老人,武夷散人。幼聪慧,谙九经,能诗赋,长于书画,12岁时举童子科,作《织机》诗;才华横溢,著作甚丰。自幼从陈楠学丹法,嘉定五年(1212)八月秋,再遇陈楠于罗浮山,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