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,同时透露出诗人面对佳节时的复杂心情。
前两句写景:树木凋零,山野间树影稀疏,西北的云朵追着南飞的大雁。这里用"摇落"二字生动表现出秋风扫落叶的动态感,"陇云逐雁"的意象既展现自然规律,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惆怅。
后两句抒情:诗人遗憾没有美酒庆祝重阳佳节,但欣慰地发现夕阳下的菊花依然开得灿烂。"苦无"与"犹有"形成对比,前句写物质匮乏的遗憾,后句写精神慰藉的欣喜。菊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品格,这里暗示诗人虽处境艰难,仍保持积极心态。
全诗通过对比手法(萧条秋景vs灿烂菊花、无酒vs有花),在苍凉的基调中透出温暖亮色,展现了古人"穷且益坚"的精神境界。最打动人的是诗人能在困境中发现生活之美,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至今仍能引起共鸣。
赵孟頫
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作孟俯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