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元亮、夏景安同过寿安堂提举乃翁墓上作

盖棺事了若堂封,起伏诸山接过龙。解剑会曾心自许,脱骖非恶涕无从。

每分药饵扶吾老,窃诵文章笑道穷。朱绂在身忘宦况,前朝犹有古人风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写的是两位朋友(周元亮和夏景安)一起去祭拜夏景安已故父亲的场景,通过朴素的语言展现了真挚的生死情谊和古人的精神品格。

全诗分为三个层次: 1. 墓地景象(前四句) 用"盖棺事了"点明这是扫墓场景,"起伏群山像游龙"的比喻让肃穆的墓地带上动态美感。后两句用"解剑相赠"的典故(春秋时季札挂剑于亡友墓前)和"脱骖马助丧"的典故(孔子弟子为朋友办丧事),表达对逝者如对知己般的情谊,即使流泪也不觉得难为情。

2. 生前回忆(中间两句) 用最生活化的细节:老人记得逝者常分药给他调养身体,两人曾一起笑着诵读文章,就算穷困也保持乐观。这两个画面像老照片一样,瞬间拉近我们与古人的距离。

3. 精神传承(最后两句) 点明逝者生前虽是官员(朱绂指官服),却淡泊名利,保持着前代贤人的风骨。这种超脱官场得失、重视情谊与操守的品质,正是诗人最敬佩的地方。

全诗魅力在于: - 用"分药""笑诵文章"等生活小事代替空洞赞美,情感真实可触 - 通过"群山如龙""解剑"等意象,把扫墓写得既有气势又含深情 - 最后落在精神传承上,让普通的扫墓有了文化厚度 - 语言干净利落,没有刻意煽情,却让人感受到跨越生死的君子之交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