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池塘的生动景象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生活气息。
前两句写雨后的池塘变化:每次雨后,池塘里的浮萍就更多了,有时晴风吹来,水波荡漾,浮萍随着绿波起伏。这里用"一番雨过一番多"的重复句式,让人感受到浮萍生长的旺盛生命力。
后两句转换视角:柳絮被风吹散后,水面上还留着它们漂浮的痕迹,这些白点般的柳絮与浮萍一起,在谢家池塘里构成了春天的印记。"阳和"指温暖的春光,诗人通过浮萍、柳絮这些细微的景物,捕捉到了春天最动人的瞬间。
全诗妙在:
1. 用动态描写静景,雨、风、波、絮都是动的,却共同构成一幅宁静的池塘春景图
2. 善用量词,"一番"、"点点"让画面充满韵律感
3. 通过小景物见大境界,浮萍柳絮这些微小事物,传递出整个春天的生机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,让读者能感受到他对春天、对生命力的欣喜之情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刘学箕
刘学箕,生卒年均不详(约公元1192年前后,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),字习之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,刘子恽之孙。生平未仕,但游历颇广,曾“游襄汉,经蜀都,寄湖浙,历览名山大川,取友于天下”(本集陈以庄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