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中
行路难如此,嗟子何滞违。
朝征沙雁引,晚泊渚凫依。
席势乘风驶,棹讴击汰飞。
济深扬桂枻,厉险戒袽衣。
冒沚葭侵露,缘崖柳碍晖。
波文明夕照,水色长寒威。
远火看还灭,孤烟迫已微。
劳歌徒自奏,惆怅未言归。
朝征沙雁引,晚泊渚凫依。
席势乘风驶,棹讴击汰飞。
济深扬桂枻,厉险戒袽衣。
冒沚葭侵露,缘崖柳碍晖。
波文明夕照,水色长寒威。
远火看还灭,孤烟迫已微。
劳歌徒自奏,惆怅未言归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船中漂泊的孤独与艰辛,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传递出内心的迷茫和疲惫。
开篇直白道出行路艰难,感叹自己为何迟迟不能到达目的地。白天跟着沙雁的指引前行,傍晚停泊时只有水鸟相伴,凸显旅途的孤寂。中间六句生动展现行船过程:时而乘风破浪、高歌猛进;时而面对深水急流,必须小心谨慎。沿途芦苇沾露、崖边柳枝遮阳的细节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后半段通过夕阳下的波光、透着寒意的水面、忽明忽暗的远处灯火、即将消散的孤烟等意象,营造出苍凉萧瑟的氛围。最后以"徒自奏"的劳歌和"未言归"的惆怅作结,将漂泊无依的苦闷和不知归期的迷茫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全诗妙在将外在旅程与内心旅程完美结合:自然界的阴晴变化对应着心境的起伏,客观景物都染上了主观情感。看似在写行船,实则写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坚持,容易引发每个为生活奔波之人的共鸣。
王慎中
王慎中 (1509年10月10日—1559年8月19日[1] ),字道思,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,号遵岩居士,后号南江。因家庭排行第二,又称王仲子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明代诗人、散文家,嘉靖八才子之首,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