仆为虚谷先生作玉豹马先生有时见酬极笔势之

南山有雄豹,隐雾成变化。
奇姿惊世人,毛物亦增价。
天上房星浥瑞光,孕成白马而黑章。
为谁容易来中国,风雪天山道路长。
头为王,欲得方。
目为相,欲得明。
脊为将军欲得强,腹为城郭欲得张。
绝怜此马皆具足,十五肋中包肾肠。
嗟予老去有马癖,岂但障泥知爱惜。
千金市骏已无人,秃笔松煤聊自得。
君侯昔如汗血驹,名场万马曾先驱。
山林钟鼎今何有,岁晚江湖托著书。
白云未信仙乡远,黄发鬖鬖健有余。
饮酒百川犹一吸,吟诗何嫌万夫敌。
我持此马将安归,投之君侯如献璧。
君侯作诗凛驰鹜,八荒满盈动雷雨。
定知此马知此意,独欠老奚通马语。
曹将军,杜工部,
各有一心存万古。其传非画亦非诗,
要在我辈之襟期,君侯君侯知不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非凡的宝马,借马喻人,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赞美和对知音的渴望。

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:

第一部分(开头到"十五肋中包肾肠"):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匹神骏的宝马。先说这匹马像南山的神豹一样神奇,毛色独特(黑底白纹),来自遥远的天山。接着用比喻说它的头像君王一样方正,眼睛像宰相一样明亮,脊背像将军一样强壮,腹部像城墙一样坚实。最后说这匹马五脏俱全,是完美的化身。

第二部分("嗟予老去有马癖"到"投之君侯如献璧"): 诗人说自己年老后特别爱马,可惜现在没人懂得欣赏好马了,只能自己画马自娱自乐。然后称赞收诗的人(君侯)年轻时就像汗血宝马一样杰出,现在虽然隐居江湖,但依然才华横溢,能饮酒作诗。诗人把这幅画马图献给对方,就像献上美玉一样珍贵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到结尾): 诗人说收诗的人作诗气势磅礴,相信这匹神马能懂诗意。最后提到历史上善于画马的曹将军和善于写诗的杜工部(杜甫),说真正的传世之作不在于形式,而在于创作者的胸怀和境界。

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 1. 用宝马比喻人才,既写马又写人 2. 通过赠画马图,表达对知音的珍视 3. 最后点明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在于作者的品格和境界 4. 语言生动形象,比如用君王、宰相比喻马的不同部位

诗人其实是在说:真正的人才就像这匹宝马一样难得,而能赏识人才的人更难得。优秀的作品不在于外在形式,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境界。

龚开

宋淮阴人,字圣予,号翠岩,一号龟城叟。尝与陆秀夫同居广陵幕府。理宗景定间为两淮制置司监官。宋亡不仕。家甚贫,坐无几席。精于经术,工诗文、古隶,善画人物、山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