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大白话讲,就是作者在热情夸赞自己家乡昭州(今广西平乐)的读书人,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自豪感。
前两句直接表白:"我超爱昭州的读书人,他们平时就特别重视教育"。这里"塾庠"指古代学校,说当地学校很多,说明教育氛围浓厚。
中间四句具体夸他们优秀的原因: 1. "按照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培养贤才"——说明教育规范正统 2. "人才辈出堪比周朝最鼎盛时期"——用周朝作对比,形容人才质量高 3. "文艺创作像展开的蒲草书简一样繁荣"——比喻文化作品又多又好 4. "书房里的书卷用青白色绸缎包裹"——连包装都精致,体现对文化的尊重
最后两句最生动:说这些读书人就像"前后脚登月的宇航员",个个都是精英,而且都是作者亲手培养的("手间香"可能是说亲手教导,或者亲手记录他们的成就)。用"登月"比喻考取功名,既形象又显得特别了不起。
全诗就像个开心的老校长在炫耀:"看我们这儿的学生,要文化有文化,要成绩有成绩,还都是我带出来的!"语言直白但充满感染力,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家乡人才的真挚喜爱和骄傲。
梅挚
成都新繁人,字公仪。仁宗天圣间进士。历通判苏州,有惠政。庆历中擢侍御史,上言论李用和不宜除宣徽使,又奏减资政殿学士员、召待制同议政、复百官转对等。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滑州,用州兵代民以修河备。请知杭州,帝赐诗宠行。累迁右谏议大夫,徙江宁府,又徙河中。喜为诗,多警句。有《奏议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