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街口
万山落飞瀑,竞向清溪会。
潆洄穿松杉,葱茜纷映带。
积石竦剑芒,百里无静濑。
篙师惯歌啸,险绝了不碍。
攒霄排岩峦,幽异此中最。
转惜险巇中,苍黄出烟霭。
渔火半明灭,海月上山背。
家乡送别人,已隔青峰外⑴。
潆洄穿松杉,葱茜纷映带。
积石竦剑芒,百里无静濑。
篙师惯歌啸,险绝了不碍。
攒霄排岩峦,幽异此中最。
转惜险巇中,苍黄出烟霭。
渔火半明灭,海月上山背。
家乡送别人,已隔青峰外⑴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山水行旅图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:
1. 动态的山水交响乐 开头就像电影大片的航拍镜头:无数瀑布从高山冲下,争先恐后汇入清溪。水流时而绕松杉打转,时而撞上峭壁溅起水花,百里水路没有一刻平静。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听见哗哗水声,感受到水流的生命力。
2. 人与自然的默契配合 在这样险峻的环境中,船夫们却唱着歌轻松穿行,这种反差特别动人。就像现代人开车盘山公路还哼着歌,展现出劳动者对环境的熟悉和从容。而"渔火半明灭"的细节,突然让画面有了烟火气,提醒我们这是真实的生活场景。
3. 深藏的思乡之情 最后四句悄悄转换了视角:当月亮爬上山脊,诗人突然发现送别的亲人已被青山隔断。这个结尾就像拍照时突然虚化的背景,让前面所有壮丽山水都蒙上了一层思念的色彩,原来热闹的旅程中始终藏着离愁。
这首诗最妙的是把惊险的风景、平凡的生活和细腻的情感完美融合。就像我们旅游时既会拍壮观的瀑布,也会记录路边小吃摊的灯光,最后看着照片突然想起家——这种真实的复杂性,正是它打动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