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慈佛寺(宋大师造,号宋芒儿者)
清溪浅褰裳,嘉树大盈抱。
古寺向百年,地幽景深好。
连峰拱苍翠,秋雨洗穹⑴昊。
客至登高楼,西风动衰草。
雄豪昔未遇,饭粥殆将老。
岂知风云期,草昧及天造。
杖箠城下邑,倾囷载金宝。
良知积困约,固不慰枯槁。
铭勋久犹存,馀烈漫浩浩。
空馀祇树园,常此伊蒲祷。
阶除稍芜没,梁栋乍倾倒。
顾览为徘徊,物化那能道。
古寺向百年,地幽景深好。
连峰拱苍翠,秋雨洗穹⑴昊。
客至登高楼,西风动衰草。
雄豪昔未遇,饭粥殆将老。
岂知风云期,草昧及天造。
杖箠城下邑,倾囷载金宝。
良知积困约,固不慰枯槁。
铭勋久犹存,馀烈漫浩浩。
空馀祇树园,常此伊蒲祷。
阶除稍芜没,梁栋乍倾倒。
顾览为徘徊,物化那能道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的景色和历史变迁,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对比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、世事无常的感慨。
前四句写景:清澈的溪水浅得能提起衣角走过,茂盛的大树粗得要双手环抱。这座古寺已有百年历史,地处幽静,风景深邃美好。这里用简单的日常动作(提衣角、抱大树)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清幽古朴。
中间八句转入历史回忆:连绵的山峰拱卫着苍翠,秋雨洗净了天空。游客登上高楼,西风吹动枯草。这里用"秋雨洗天"的清新和"西风衰草"的萧瑟形成对比,暗示时光流转。接着讲寺庙建造者宋大师的故事:他年轻时怀才不遇,只能靠稀粥度日,没想到后来时来运转,建功立业,带着金银财宝归来。这里用"饭粥度日"和"满载金银"的强烈对比,展现人生的无常。
后八句抒发感慨:虽然宋大师的功勋碑文还在,但当年的盛况已如云烟。如今只剩这座佛寺,还有人在这里吃斋念佛。台阶渐渐被杂草淹没,房梁也快要倒塌。诗人徘徊其间,感叹万物变迁的道理难以说清。最后用"杂草淹没台阶"、"房梁倒塌"这些具体画面,生动表现了繁华落尽的苍凉。
全诗妙在把人生起伏、岁月变迁这样的大主题,通过"能提衣角的小溪"、"双手抱不过的大树"、"快要倒塌的房梁"等日常可见的事物娓娓道来,让读者在寻常景物中感受到深沉的哲理。就像我们今天看到老街的老房子,也会想起它曾经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,产生类似的感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