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闰月里一场早雪带来的吉祥景象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对丰收的期盼。
前两句点明时间背景:闰月初四("生明后"指月初月亮开始发光),还没到腊月就下雪了。接着用两个生动比喻:黄河禹门口的风浪("禹门浪")比喻雪花飞舞,月宫里的桂花(传说月宫有桂树)比喻雪落枝头的美景。这里特别提到桂花一年开了三次,暗示气候异常却带来惊喜。
五六句继续写雪景:白雪像珍珠般照亮夜间的树木("珠树"),又像祥瑞的玉芝装点庭院。最后两句直接抒情:这场瑞雪预示着丰年,不仅对麦子有利("麦相宜"),对其他庄稼也是好兆头。
全诗妙在将寻常雪景写得仙气飘飘——用"月宫""珠树""玉芝"等意象,把人间雪景与仙境联系起来。通过"桂花三放""年大有"等细节,传递出对自然馈赠的欣喜。诗人没有直接说"雪真吉祥",而是用珍珠、玉芝这些珍贵物品作比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雪的美好寓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