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赴留都司马出门作凡四章 其一

五十始加一,翛然向岩居。
六十寻己三,乃复就征书。
一念苟不坚,百悔与之俱。
倦马临畏途,十步五踟蹰。
问我何所恋,问我何所须。
我亦无所须,但顾我头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面对人生抉择时的矛盾心理,非常真实动人。

前四句说:我51岁时本想过隐居山林的生活,可到了63岁又接到朝廷的任命书。这里用具体年龄数字,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紧迫感。

"一念苟不坚"四句写得特别形象:只要意志稍不坚定,就会陷入无穷后悔。就像一匹疲惫的老马走在危险的山路上,走十步要犹豫五次。这个比喻把中年人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忐忑不安生动地表现出来了。

最后六句是自问自答:有人问我留恋什么、需要什么?其实我什么都不需要,只求保住这颗脑袋(既指生命安危,也暗指尊严气节)。这里透露出一种无奈——明明想隐居,却不得不为保全性命而接受官职。

全诗最大的魅力在于真实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"仕与隐"的矛盾心理。语言平实却充满张力,特别是"倦马临畏途"的比喻,让每个面临人生抉择的现代人都能感同身受。诗人没有故作清高,而是诚实地呈现了内心的挣扎,这种真实反而更打动人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