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梅

春色未曾半,罗浮梦已空。
玉鳞飞寂寂,翠羽怨匆匆。
雪打窗前月,香消笛里风。
逡巡寻一醉,驴背有诗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落梅》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,描绘了梅花凋零的瞬间,同时暗含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。

前两句"春色未曾半,罗浮梦已空"用对比手法:春天还没过半,但梅花(罗浮梦代指梅花)已经凋谢。这里用"梦已空"暗示美好事物消逝之快,就像一场美梦突然醒来。

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描写落梅:"玉鳞"形容飘落的花瓣像鱼鳞般晶莹,"翠羽"指梅枝上的绿叶,它们都在为花朵的凋零而哀伤。"雪打窗前月"营造出清冷氛围,月光下的飞花像雪片;"香消笛里风"写梅花香气随风飘散,笛声更添凄凉。
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:诗人在花下徘徊饮酒,醉醺醺地骑驴离去。这个放达的形象(参考贾岛"驴背吟诗"的典故)看似洒脱,实则用豪放掩饰伤感,形成含蓄深沉的情感张力。

全诗妙在通篇不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"飞寂寂""怨匆匆"等拟人化描写,让景物自己诉说哀愁。最后醉酒骑驴的潇洒姿态,反而更强烈地反衬出对美好易逝的无奈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陈继儒

陈继儒(1558~1639)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仲醇,号眉公、麋公。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诸生,年二十九,隐居小昆山,后居东佘山,杜门著述,工诗善文,书法苏、米,兼能绘事,屡奉诏征用,皆以疾辞。擅墨梅、山水,画梅多册页小幅,自然随意,意态萧疏。论画倡导文人画,持南北宗论,重视画家的修养,赞同书画同源。有《梅花册》、《云山卷》等传世。著有《妮古录》、《陈眉公全集》、《小窗幽记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