鹊踏枝 其四

漫说目成心便许。
无据杨花,风里频来去。
怅望朱楼难寄语,伤春谁念司勋误。
枉把游丝牵弱缕。
几片閒云,迷却相思路。
锦帐珠帘歌舞处,旧欢新恨思量否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单相思的苦闷和失落,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来比喻感情的飘忽不定。

上片用杨花比喻感情的不靠谱——就像春天的杨絮随风乱飘,看起来很美却抓不住。主人公望着心上人住的华丽小楼,却没法传递心意,只能像古代诗人杜牧(司勋)一样,白白为春天伤感。

下片用"游丝牵弱缕"的比喻,形容自己像蜘蛛丝一样想拴住对方,却根本没用。几片飘过的云都能挡住视线,暗示感情路上充满干扰。最后两句最扎心:想象着对方在歌舞升平的地方快活,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过去的感情,既有怀念又有埋怨。

全词妙在用杨花、游丝、闲云这些轻盈的东西,反衬出感情的沉重。就像现在人说"舔狗一无所有",古人早就用更美的文字写过这种爱而不得的滋味了。

王鹏运

王鹏运(1849—1904)晚清官员、词人。字佑遐,一字幼霞,中年自号半塘老人,又号鹜翁,晚年号半塘僧鹜。广西临桂(今桂林)人,原籍浙江山阴。同治九年举人,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,在谏垣十年,上疏数十,皆关政要。二十八年离京,至扬州主学堂,卒于苏州。工词,与况周颐、朱孝臧、郑文焯合称“清末四大家”,鹏运居首。著有《味梨词》、《骛翁词》等集,后删定为《半塘定稿》。王鹏运曾汇刻《花间集》及宋、元诸家词为《四印斋所刻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