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夜啼·露华洗天天随水

露华洗天天随水,烛光烧云半空紫。
西施夜醉芙蓉洲,金丝玉簧咽清秋。
声鼓鞭月行春雷,洞房花梦酣不迦。
宫中夜夜啼栖鸟,美人日日歌吴歈。
吴王国破歌声绝,鬼火青荧生碧血。
千年环仲耕狐兔,鸟术纸钱挂枯树。
髑髅无语满眼泥,曾见吴王歌舞时。
乌夜啼,啼为谁。
身前欢乐身后悲,空留瑟怨傅相思。
乌夜啼,啼别离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乌夜啼》用绚丽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,讲述了一个关于繁华幻灭的深刻故事。

上半部分像一场奢华的夜宴直播:露水洗净的天空倒映在水中,烛光把云朵染成紫色,西施在芙蓉洲醉酒狂欢,音乐声像秋日的清泉流淌。鼓声震得月亮都在颤动,宫殿里歌舞升平,仿佛永远没有天亮。这里用"烧云""鞭月"等夸张手法,把吴王的夜生活写得像神仙聚会。

但下半段突然画风骤变:吴国灭亡后,欢宴戛然而止。曾经的舞台变成鬼火闪烁的坟场,金丝玉簧变成了狐狸野兔的游乐场,枯树上挂着祭奠的纸钱,泥土里的骷髅都见证过当年的繁华。最后乌鸦的夜啼,既是哀悼逝去的王朝,也像在提醒世人:再美的狂欢终将散场。

最扎心的是结尾三句——生前有多快乐,死后就有多凄凉,只剩下音乐声在历史中飘荡,替亡魂诉说思念。这种"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楼塌了"的强烈反差,正是这首诗最震撼的地方。就像用4K镜头拍下盛极而衰的全过程,提醒我们繁华背后的虚幻。

宋无

元平江路人,字子虚。世祖至元末,举茂才,以奉亲辞。工诗。比对精切,造诣新奇。有《翠寒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