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萼红 其二 谷雨六日矣,庭前牡丹迟迟未放,感填此解

忒迷离。
看阴阴庭院,才放两三枝。
细数花风,经过谷雨,芳信还恁迟迟。
听帘底、呢喃燕子,一段恨、依约诉春知。
绣幕偎寒,雕阑倚暝,痴立移时。
暗想十年尘梦,被青红颠倒,抛负心期。
露叶年华,风花富贵,思量日日低眉。
尽消受、烟磨雨折,便迟暮、犹倚碧翁慈。
未忍勤挝羯鼓,墙外红飞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谷雨时节,庭院里的牡丹迟迟不开,引发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上片写景:
开头说庭院光线昏暗,只有两三枝牡丹微微绽放。作者数着花期,谷雨都过了六天,花儿还是开得这么慢。这时听见帘子底下燕子在呢喃,好像在向春天诉说心中的遗憾。作者在寒凉的绣幕边、昏暗的雕栏旁,呆呆站了很久。

下片抒情:
作者回想过去十年像一场梦,被世俗的浮华扰乱了心神,辜负了当初的志向。想到牡丹象征的富贵荣华,不禁日日低头沉思。这些花儿承受着风吹雨打,即使开得晚,依然仰仗着老天的慈悲。最后作者说:我不忍心学唐玄宗击鼓催花,就任由墙外的红花自开自落吧。

全词通过"迟开的牡丹"这个意象,表达了三个层次:
1. 对自然规律的尊重(不催花)
2. 对青春易逝的感伤(十年尘梦)
3. 对人生困境的坦然(承受风雨仍等待绽放)

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,用"不催花"的温柔态度,道出了面对人生迟暮的智慧:有些美好需要等待,强求反而会适得其反。墙外自飞的红花,暗示着对命运安排的接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