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六盘山纪事

六盘昨夜雷雨作,山东飞雨山西雹。
天公岂独惎西民,划尽田禾一何虐。
青者胡麻黄者麦,荞麦花开红间白。
可怜昨日异今朝,败穗残花满阡陌。
夏禾已熟不到口,秋禾尚弱更何有。
男啼妇哭向田中,不望苍天望父母。
长官清晨巡所部,走马田间相劳苦。
回衙泣草告灾书,八羽星飞达大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述了六盘山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的情景,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痛苦和官府的安抚。

诗中事件背景


1. 自然灾害:六盘山昨夜雷雨交加,造成严重的雹灾,对农作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。
2. 农作物受损:诗中提到的青色胡麻、黄色麦子、红色与白色的荞麦花,都变成了败穗残花,田间一片狼藉。
3. 收成受损:夏粮已经成熟但无法收割,秋粮更是弱小还没能成熟,农民们面临无粮可食的困境。
4. 农民的悲惨生活:妇女在田间哭泣,孩子们也跟着哭喊,他们不指望苍天能帮助他们,而是希望父母能保护他们。

官府的反应


1. 官员巡查:长官一大早骑马巡查受灾地区,关心地询问灾情。
2. 上报灾情:官员在衙门里写下灾情报告,迅速将这些信息送到上级部门。

诗的深意


1.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:通过描述农作物被破坏、农民生活困苦的情景,体现了自然灾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,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。
2. 官府的关怀:尽管灾情严重,但官府仍然积极采取行动,传达灾情,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官民沟通和政府的关怀。
3. 社会矛盾:农民遭受灾害而感到无助,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贫富差距大,农民生活艰难的现实。

这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,既展示了自然灾害的残酷性,也反映了官府尽力减轻灾情的努力,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的重要作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