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笛

凄凄吹笛裂寒云,羁客难禁醒坐闻。
声逐逝波流不断,月明吹老戌回军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寒夜听笛的场景,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。

前两句"凄凄吹笛裂寒云,羁客难禁醒坐闻":笛声穿透寒冷的夜空,把云层都仿佛撕裂了。漂泊在外的旅人(羁客)被笛声惊醒,无法再入睡,只能坐着聆听。这里用"裂寒云"的夸张手法,突出了笛声的穿透力和凄清感。

后两句"声逐逝波流不断,月明吹老戌回军":笛声像流水一样连绵不绝,在月光下,这笛声仿佛让守边的士兵们都变老了。这里用流水比喻笛声的悠长,用"吹老戌回军"的想象,暗示笛声勾起了人们对战争、岁月流逝的感慨。
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 1. 用声音串联全篇:从笛声到水声,再到想象中的军队声,形成声音的蒙太奇 2. 时空感强烈:寒夜、流水、明月、军队,构建出广阔的时空维度 3. 情感含蓄深沉:不直接说愁,但通过"裂寒云""吹老"等意象,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羁旅之愁和岁月之感
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意象,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深夜听笛时涌上心头的复杂情绪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董嗣杲

董嗣杲,字明德,号静传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。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。宋亡,入山为道士,字无益。嗣杲工诗,吐爵新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