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诸遂良的官员对皇帝忠诚到极致的故事,用四个画面展现了古代臣子的气节。
第一句"先皇执手未多时"是说老皇帝刚握着诸遂良的手交代完事情不久,这个动作暗示着临终托付的重任。第二句"受诏诚深誓不违"直接点明他接受遗诏时立下誓言绝不违背,就像现代人签军令状一样郑重。
最精彩的是后两句的转折。第三句"终向君前还此笏"描写他把上朝用的记事板(笏)还给新君,这个动作相当于现代官员主动交还工作证,暗示辞职抗议。最后"一身视死喜如归"用"高兴得像回家"来形容面对死亡的态度,这种反差感特别震撼——就像现代人为了坚持原则宁可坐牢还面带微笑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说到做到"的耿直:答应先皇的事,哪怕对新君不利也要做;明知会死,却像完成使命般坦然。这种把承诺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,通过交还笏板这个具体动作,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什么叫"一诺千金"。
石介
石介(1005-1045)字守道,一字公操。兖州奉符(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)人。北宋初学者,思想家。宋理学先驱。曾创建泰山书院、徂徕书院,以《易》、《春秋》教授诸生,“重义理,不由注疏之说”,开宋明理学之先声。世称徂徕先生。“泰山学派”创始人。关于“理”、“气”、“道统”、“文道”等论对“二程”、朱熹等影响甚大。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、道教、标榜王权,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。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。曾作《怪说》等文,抨击宋初浮华文风。著有《徂徕集》二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