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德歌寿甘泉湛尊师 其二

龙之起,德施斯普。
日照其鳞,云曳其尾。
下水上腾,和风甘雨。
桑杨在山,菁莪在沚。
发育化生,三千桃李。
北自幽并,南踰交阯。
过化存神,风行草靡。
于戏,龙寿无已兮,百千斯年乘元气以终始兮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龙德歌寿甘泉湛尊师 其二》用生动的比喻赞美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(湛尊师),把他比作一条造福天下的神龙。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:

1. 神龙显圣(前六句)
用"龙"象征老师的德行:阳光照着龙鳞(比喻品德光辉),云朵跟着龙尾(象征影响力)。龙从水中腾空(暗指老师从平凡中崛起),带来和风细雨(比喻教书育人如春风化雨)。这里把抽象的教育力量,转化成了看得见的自然美景。

2. 教化成果(中间六句)
用"桑杨""菁莪"(两种植物)比喻学生在山野水边茁壮成长,"三千桃李"直接点出学生众多。从北方的幽并到南方的交阯(古代地名,指广阔地域),强调老师的影响力跨越南北,像风吹过草地一样自然深入人心。

3. 永恒祝福(最后三句)
直接表达祝愿:希望老师像神龙一样长寿,与天地元气共存。用"乘元气"这个道家概念,既符合尊师身份,又赋予祝福超凡脱俗的意境。

全诗妙在把"教育"这个抽象概念,通过神龙布雨、草木生长、风吹大地等一系列动态画面具象化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师德的伟大。最后回归祝寿主题,把对老师的敬爱升华到天人合一的境界,既有气势又不失温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