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行杂咏 其六

孤舟临水国,去去道何长。
到处逢春色,令人忆故乡。
山花浮浅濑,石竹吐新篁。
却羡村居叟,携筇下夕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乘船远行的人,在春天里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。

开头两句"孤舟临水国,去去道何长"写出行者独自乘船在水乡漂泊,感叹前路漫漫。这里的"水国"指江南水乡,"道何长"表达了对漫长旅途的无奈。

中间四句写沿途所见春景:"到处逢春色"说明春天无处不在;"令人忆故乡"自然引出思乡之情;"山花浮浅濑"写山花倒映在浅水中的美景;"石竹吐新篁"描绘新竹破土而出的生机。这些景物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,又反衬出游子的孤独。

最后两句"却羡村居叟,携筇下夕阳"是点睛之笔。诗人羡慕那些拄着竹杖、在夕阳下漫步的乡村老人,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。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漂泊者的辛酸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春日旅途中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游子思乡和向往归隐的复杂情感。诗人用简单的景物描写,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,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乡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
彭孙遹
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