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后寄表弟李定

之官虽异数,行棹欲同仙。
忽觉清风远,因惊俗累牵。
子留书得后,我愧约乖前。
境上依依过,江南水拍天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和表弟李定分别后的心情,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。

前两句说虽然两人做官的地方不同("之官虽异数"),但原本希望能一起泛舟同游("行棹欲同仙"),像神仙一样自在。这里用"同仙"的比喻,表达了兄弟情谊的美好愿望。

中间四句写分别后的失落感:忽然觉得清风都离自己远去("忽觉清风远"),因为被世俗琐事牵绊而烦恼("因惊俗累牵")。表弟还惦记着写信来("子留书得后"),而作者却因为没能遵守之前的约定感到愧疚("我愧约乖前")。这些日常细节的描写,让读者感受到亲人之间朴实的情感。

最后两句是旅途中的景象:在边境依依不舍地前行("境上依依过"),看到江南的江水拍打着天空("江南水拍天")。用开阔的江天景色,反衬出内心的离愁,画面感很强。
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在唠家常一样,把兄弟间的牵挂、失约的内疚、旅途的孤寂都娓娓道来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凡真实的亲情,以及用自然景物烘托感情的巧妙手法,让普通人读来也能感同身受。

赵抃

赵抃(biàn)(1008年—1084年), 字阅道,号知非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)人。北宋名臣。元丰七年(1084年),赵抃逝世,年七十七,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清献”。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长厚清修,日所为事,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。著有《赵清献公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