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离任时的复杂心情,既有对过往功绩的自豪,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一丝不舍。
首联"挂席桅樯倚数寻,小风吹饱思难禁"用生动的画面开场:船帆高挂,主人公倚靠桅杆远望,微风吹拂中思绪万千。这里"思难禁"三字点明全诗的情感基调。
颔联"三千奏牍曾医国,十万兵屯已属心"是回忆自己为官时的政绩:处理过无数奏章为国分忧,统领过十万大军保家卫国。这两句展现了主人公的才干和责任感。
颈联"江路疏梅春意近,楚天孤鹜晓烟沈"笔锋一转,描写眼前景色:江边稀疏的梅花预示着春天将至,楚地天空孤飞的野鸭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景物描写中暗含离情别绪。
尾联"是中秀句应无限,著眼归鸿迟好音"以期待作结: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佳作,期盼着远方传来好消息。"归鸿"既是实写飞鸟,也暗指书信往来。
全诗最大的特点是情感与景物自然交融。主人公没有直接说"我很不舍"或"我很自豪",而是通过"倚桅杆""看梅花""望飞鸟"这些动作,以及"孤鹜""晓烟"等意象,含蓄地表达复杂心情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史浩
史浩(1106年—1194年),字直翁,号真隐。明州鄞县人,南宋政治家、词人。高宗绍兴十五年(1144年)进士,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,升为国子博士。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,以此受知于朝廷,绍兴三十二年,宋孝宗即位,授参知政事。隆兴元年,拜尚书右仆射。淳熙十年,除太保致仕,封魏国公。宋光宗御极,进太师。绍熙五年,薨,年八十九,封会稽郡王。宋宁宗登基,赐谥文惠。嘉定十四年,以子史弥远贵,追封越王,改谥忠定,配享孝宗庙庭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