艳歌行 其十七

丽人映月开铜铺,堂前锦褥红地炉。
凤钗翠翘双宛转,捲帘满地铺氍毹。
月华吐艳明烛烛,烛龙安敢停斯须。
水晶帘箔云母扇,孔雀翅尾蛟龙须。
床中绣被卷不寝,相与博塞为欢娱。
各把沉香双陆子,画栏红紫斗摴蒱。
彩镂方牙著腕轻,循环落落如弄珠。
乍看皓腕映罗袖,玉盘纤手撒作卢。
香囊盛烟绣结络,燕裙赵袂萦辘轳。
蛮锦花多春袖窄,王昭君妹写真图。
丹青欲画无好手,道子虽来画得无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贵族女子奢华享乐的生活画卷,用鲜艳的色彩和精致的物件堆叠出纸醉金迷的氛围。

开篇用"铜铺"(铜镜)、"锦褥"、"地炉"等华贵陈设定调,女子们头戴凤钗翠翘,在月光与烛火交映的厅堂里游戏。诗人特意用"烛龙"(传说中口衔火烛的神兽)来形容烛光之盛,连神兽都不敢停歇,夸张地表现夜晚的明亮。

中间部分像电影特写镜头:水晶帘、云母扇、孔雀羽毛装饰、蛟龙须挂饰,这些珍稀物品烘托出空间的极致奢华。女子们不眠不休玩着"双陆"(古代棋类)、"摴蒱"(古代博戏),手腕上彩绘的骰子在罗袖间翻飞,像珍珠滚动般清脆悦耳。

结尾处笔锋一转,提到王昭君姐妹的画像,暗示这些女子虽然过着神仙般的日子,但终究难逃"丹青留影"的命运。最后两句颇有深意——就算画圣吴道子重生,也画不出这般活色生香的场景,既夸赞了眼前景象的绝美,又暗含"再美的画面终会消逝"的惆怅。

全诗像一场流动的盛宴,诗人用珠宝般的词汇串起一个个奢靡场景,在极致的物质描写中,隐约透露出对浮华易逝的感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