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御河边新柳的柔美姿态,同时暗含对宫廷生活的微妙讽喻。
前四句用织女(天孙)懒得织布来比喻柳枝自然垂落的样子——柳条像散落的丝线挂在宫墙边,嫩绿的柳叶像女子淡淡的眉黛,柔软的枝条轻盈得仿佛撑不起衣裳。这里把柳树完全拟人化了,像一位慵懒的美人。
中间两句突然转向宫廷场景:柳枝像宫女在君王掌心起舞,又像宫中流行的十种眉妆。这里暗指宫廷生活虽然精致,却像被把玩的柳枝一样失去自然本性。
最后两句最有意思:说皇帝仪仗队要来,柳树必须整理姿态,但哪比得上当年美男子张绪(历史上有名的风流人物)自然潇洒的风度呢?这里用柳树被迫"整态"来暗讽宫廷规矩对人性的束缚,而真正的美应该是自然天成的。
全诗妙在表面写柳,实则写人。通过柳树在宫廷环境中的不同姿态,悄悄对比了自然美与矫饰美,流露出对自由天性的向往。语言清新柔美,但柔中带刺,是典型的"表面夸赞,内里讽刺"的文人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