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义姑姊歌
陆义姑姊女中不可无,少年嫁为蒋氏妇,夫亡抱子夜泣衡
门乌。
有弟天下选,给事留上都。
抗章斥宰相,叩头伏阁当天衢。
龙帏览书宰相罢,给事亦谪蛮滇隅。
弟妻忽云没,弟在万里途。
室中何所有,男女遗两孤。
高堂胡夫人,眸昏但悲呼。
义君闻之语:“其子今日之责,非我其谁乎?汝谨守尔室
,我往抚二雏。
”谁谓寡姑老,存亡甘与俱。
日提岁鞠胜己子,侄亦相亲忘母徂。
弟迁县令归缱绻,义君促弟宜疾驱:“家有而姊在,行行
慎无虞。
”弟无内顾忧,遂作兼程趋。
三年上书赐完璧,二雏壮长明双珠。
衣奁尽出义君手,日日缝纫到西晡。
一朝婚嫁毕,复归蒋氏从儿居。
弟率男若女,长跪亲捧壶:“愿我姑姊百千寿,花前看舞
红氍毹。
”卓哉陆家好兄弟,交游冠佩多名儒。
共闻义君贤,入门皆叹吁。
吁嗟乎弟有义姊,侄有义姑,嘉名籍,流东吴。
鲁妇人,李文姬。
钗布中,真丈夫。
陆义君,斯人徒。
金闺太史傥见采,知予义姑姊歌良不诬。
门乌。
有弟天下选,给事留上都。
抗章斥宰相,叩头伏阁当天衢。
龙帏览书宰相罢,给事亦谪蛮滇隅。
弟妻忽云没,弟在万里途。
室中何所有,男女遗两孤。
高堂胡夫人,眸昏但悲呼。
义君闻之语:“其子今日之责,非我其谁乎?汝谨守尔室
,我往抚二雏。
”谁谓寡姑老,存亡甘与俱。
日提岁鞠胜己子,侄亦相亲忘母徂。
弟迁县令归缱绻,义君促弟宜疾驱:“家有而姊在,行行
慎无虞。
”弟无内顾忧,遂作兼程趋。
三年上书赐完璧,二雏壮长明双珠。
衣奁尽出义君手,日日缝纫到西晡。
一朝婚嫁毕,复归蒋氏从儿居。
弟率男若女,长跪亲捧壶:“愿我姑姊百千寿,花前看舞
红氍毹。
”卓哉陆家好兄弟,交游冠佩多名儒。
共闻义君贤,入门皆叹吁。
吁嗟乎弟有义姊,侄有义姑,嘉名籍,流东吴。
鲁妇人,李文姬。
钗布中,真丈夫。
陆义君,斯人徒。
金闺太史傥见采,知予义姑姊歌良不诬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陆义姑的古代女性,她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中最珍贵的牺牲精神与亲情担当。
故事从她守寡开始:年轻时丈夫去世,她独自拉扯儿子。这时弟弟在京城当官得罪权贵被贬到偏远地区,弟媳又突然去世,留下两个孤儿和老母亲。陆义姑主动说"现在照顾孩子的责任就该我来扛",把侄子侄女接来抚养,对待他们比亲生孩子还用心。等弟弟调任县令回家时,她反而催弟弟快去赴任:"家里有姐姐在,你放心走"。后来她把孩子们抚养成人,操办完他们的婚事后才回到自己儿子家。
最动人的细节是孩子们成家后,弟弟带着子女跪着给她敬酒谢恩的场景。诗人用"缝衣服缝到太阳西斜""看孩子们在红毯上跳舞"这些生活画面,让我们看到平凡中的伟大。最后把她比作古代著名的贤惠女性,说穿布衣的妇女才是真丈夫,强调女性在维系家族中的核心作用。
这首诗好在哪里?它没有说教,而是用具体故事展现:真正的亲情不是血缘,而是危难时主动扛起的责任;家庭温暖不在于富贵,在于有人愿意为你守护后方。直到今天,这种"长姐如母"的奉献精神依然能引发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