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

天子岁尝龙焙茶,茶官催摘雨前牙。
团香已入中都府,斗品争传太傅家。
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华。
吴中内史才多少,从此莼羹不足誇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宋代一位官员收到朋友寄来的顶级贡茶"龙焙茶",开心得写诗答谢的故事。

开篇说皇帝每年都要品尝这种龙焙茶,茶官们赶在清明前采摘最嫩的茶芽。这里用"雨前牙"点明这是清明前采摘的极品嫩芽,就像我们现在说的"明前龙井"一样珍贵。

中间四句像镜头切换:先看到新茶被制成茶饼送到京城仓库("中都府"),又看到顶级茶品("斗品")在权贵之家争相传阅。然后画面转到煮茶场景,用清冽的山泉水("小石冷泉")冲泡,用名贵的紫砂壶("紫泥新品")沏出春茶的鲜香。

最后两句最有趣,诗人开玩笑说:苏州的大才子们啊,你们以后别总吹嘘莼菜羹好吃了,跟这茶比起来算啥!这里用江南名菜莼羹作对比,既夸了茶好,又带着文人间的幽默感。

全诗就像朋友圈晒礼物:先炫耀这是皇家同款,再细说怎么精心冲泡,最后还不忘调侃老朋友。把收礼的欣喜、品茶的雅致,都用生活化的比喻写得活灵活现。

梅尧臣
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