庾楼

万里淮山万晨江,庾公曾此据胡床。
西风尘土谋诚误,故国关河念未亡。
对策记谈乘塞事,倚阑今送入京航。
六朝人物知多少,只有东篱百岁香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《庾楼》借古抒怀,通过描写庾公(东晋名臣庾亮)曾登临的庾楼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。

前两句写景:眼前是绵延万里的淮山和奔流不息的长江,当年庾亮就曾在这里(庾楼)靠着胡床(一种坐具)远眺。壮阔的山水与历史人物相映,拉开时空画卷。

中间四句转入抒情:西风卷着尘土,暗示时局动荡,诗人感叹自己谋划国事可能徒劳("谋诚误"),但对故国山河的牵挂从未消失。回忆起庾亮当年谈论边防对策的往事,如今自己倚栏目送船只进京,古今场景重叠,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情。

最后两句点睛:六朝多少风流人物都已湮没,唯有东篱菊花(象征高洁)历久弥香。这里用"百岁香"既赞美庾亮等历史人物的品格,也暗含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。

全诗以景起兴,通过今昔对比,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、历史沧桑融为一体。最后用菊花作结,在沧桑感中透出坚守的亮色,展现了文人面对乱世时既忧患又超脱的典型心态。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读来令人回味。

罗公升

罗公升,字时翁,一字沧洲,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。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,兵败被执,不食死。宋亡,倾资北游燕、赵,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,不果。回乡隐居以终。有《无名集》、《还山稿》、《抗尘集》、《痴业集》、《北行卷》等,后人合为《沧洲集》五卷。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《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》,清同治《永丰县志》卷二四有传。罗公升诗,以清金氏文瑞楼钞《宋人小集六十八种·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》为底本,校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宋百家诗存·沧洲集》(简称四库本)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