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黄居士山房》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、亲近自然的隐居生活,富有诗意和韵味。下面,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您解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。
1. “浮利浮名心已灰”: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世俗名利已经心灰意冷,不再追求。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,寻求内心的宁静。
2. “三间茅屋白云堆”:诗人住在简朴的茅屋里,周围环绕着白云。这里象征着居所的清静、自然,与世隔绝,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的情感。
3. “先生自酿松精酒”:诗人自己酿造用松精为原料的酒。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写照,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。
4. “侍女能持藤瘿杯”:侍女的持杯动作也是自然、朴素生活的写照,藤瘿杯更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物品,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单和自然。
5. “养鹿晓随原草去,放猿时摘里花来”: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放养鹿群,任其跟随原草而去;时而放猿,并摘取山花。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,展示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,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6. “近闻身口浑无累”:最近听说诗人身心都没有负担,完全放松,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。这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、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。
7. “槲叶黄菁绕宅栽”:槲叶和黄菁环绕着诗人的住宅,为诗人的居所增添了美丽的景色,也象征着诗人生活的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,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对名利的心灰意冷,以及对无忧无虑、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画面生动,富有韵味,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、恬淡、自然的美好。
高翥
高翥(1170~1241)初名公弼,后改名翥(音同“著”)。字九万,号菊磵(古同“涧”)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游荡江湖,布衣终身。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,有“江湖游士”之称。高翥少有奇志,不屑举业,以布衣终身。他游荡江湖,专力于诗,画亦极为出名。晚年贫困潦倒,无一椽半亩,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,小仅容身,自署“信天巢”。72岁那年,游淮染疾,死于杭州西湖。与湖山长伴,倒是遂了他的心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