赋得山上树

郁郁复苍苍,扶疏翻晓光。
岂能偏雨露,只益早风霜。
萧瑟秋将暮,纷披叶尽黄。
深溪调鼎树,岁晚独能芳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山间大树的形象,通过四季变化展现它的坚韧品格。

开头用"郁郁苍苍"形容大树茂盛挺拔的样子,清晨阳光在枝叶间跳跃,画面充满生机。但诗人笔锋一转,说这棵树并不能独占雨露滋润,反而更早经历风霜——暗示它处在艰苦环境中。

秋天来临,树叶枯黄飘落,看似萧瑟。但结尾突然转折:深溪边这棵适合做炊具的树("调鼎树"暗指优质木材),在一年将尽时反而独自散发芬芳。这里用树木的芳香比喻高尚品格,说明真正优秀的品质往往在逆境中才显现。

全诗用大树象征人的品格: 1. 表面写树,实际写人 2. 环境越艰苦,越能考验真品质 3. 真正的价值不因外界变化而改变 4. 结尾的"独能芳"是诗眼,强调与众不同之处

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,提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,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简单的景物描写有了思想深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