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仙纳凉

县滩如沸鼎,玄馆足清幽。
竹迳不留暑,莲池先借秋。
学仙师有诀,恋禄我怀羞。
安得双岛舄,乘风八极游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炎夏日里,诗人在清幽道观中避暑纳凉的场景,同时表达了对修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。

前四句写景:县城里热得像一锅沸水,而这座道观却格外清凉。竹林小径隔绝了暑气,池塘里的莲花已经提前带来了秋意。这里用"沸鼎"比喻酷暑,与道观的"清幽"形成强烈对比,竹子和莲花更增添了雅致氛围。

后四句抒情:诗人看到道观里的修仙者,感叹他们掌握了超脱的秘诀,反观自己还在为官场名利所困,不禁感到惭愧。最后他突发奇想:要是能穿上传说中仙人用的飞鞋("双岛舄"),就能乘风遨游宇宙了。

全诗妙在三个层次:先是生动刻画夏日纳凉的惬意,继而通过对比带出对人生的思考,最后用浪漫的想象收尾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身在官场,心向云霄"的矛盾心理——明明享受着清凉,心里却惦记着更彻底的解脱。这种既留恋现实安逸,又渴望精神自由的心态,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。

郑霖

南宋开禧元年(1205)入太学,绍定二年(1229)登黄朴榜进士,授江西南安军教授。后知四川嘉定,再升总领淮西军马钱粮,转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。此后曾改知赣州、苏州、安庆、平江等地。知安庆时兼任淮浙提刑点浙西刑狱;知平江时兼淮浙发运使。贾似道当权于朝,四处网罗人才以为己用,有意拉拢郑霖。但郑霖深恶贾似道恃世弄权,不愿与其往来,后贾似道以"司都"、"监礼部郎官"等职授郑霖,皆拒不就职。贾怀恨在心,遂诬郑霖造登台桥一事为"积粮聚众,图谋不轨"。理宗偏听不察,竟加杀害。时年七十二岁。数年后,理宗见到郑霖遗表,幡然悔悟,昭雪其冤,追赠中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,并赐葬西岙集福寺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