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《水硙》借描写水磨(水硙)来隐喻人生处世的态度,语言生动有趣,道理深刻。
前两句"眼空心正齿参差,不法工倕法偃师"写水磨的结构特点:磨盘中心是空的(眼空),磨齿排列整齐(心正),但每个磨齿又长短不一(参差)。这里用"不法工倕法偃师"的典故,说水磨不像工倕(古代巧匠)那样追求完美,而是像偃师(古代善于制作机械人的巧匠)那样懂得变通。
后两句"我有一车三百辐,肯教轻易水心湄"是诗人的感悟:就像车轮有三百根辐条才能稳固转动一样,人生也需要多种才能和智慧("一车三百辐"的象征),不能轻易随波逐流("水心湄"指水边,暗喻随波逐流)。
全诗通过水磨这个日常物件,告诉我们三个道理:
1. 做人要像磨盘中心那样虚怀若谷(眼空)
2. 做事要像磨齿那样既有原则(心正)又懂得变通(参差)
3. 人生要积累多方面才能(三百辐),才能稳立世间不随波逐流
这种将生活小物与人生大道理自然结合的手法,正是古代咏物诗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