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端午节乘船游览汨罗江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开头两句写诗人独自在端午节("芳辰"指端午)乘着彩船游览,望着长天落日,思绪万千。"独向"二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,"思悠悠"则表现了他深沉的思绪。
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。诗人想到千年前屈原留下的辞赋至今仍被人传颂,但当年那些英雄事迹早已成为过去。"孤忠"指屈原对国家的忠诚,"天地老"形容时间久远,诗人每次想到屈原的忠诚都感到天地都变老了,如今只留下历史遗迹让人感叹古今兴亡。
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在风中饮酒醉倒,远处传来几声笛声。这里"蒲樽"指用菖蒲浸泡的酒(端午习俗),诗人想借酒消愁,而悠远的笛声更增添了惆怅的氛围。
全诗通过端午节的景物描写,抒发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。诗人用落日、孤忠、陈迹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苍凉悲怆的意境,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无奈。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,容易引起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。
林鸿
明福建福清人,字子羽。洪武初以人才荐,授将乐县学训导,官至礼部员外郎。性落拓不善仕,年未四十自免归。工诗,为闽中十才子之首。有《鸣盛集》。